浅谈南阳烙画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时间:2022/8/26 9:42:14 次数:

在五千年漫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烙画这枚艺林明珠随时代浮浮沉沉,历经数千年,由于历史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限制,烙画的发展式微,但是依然难掩其光华。

烙画利用碳化原理在竹木,丝绢,宣纸等材料上作画,随着烙画工具的改良,烙画的材质也多样化起来,相较于早期,现代烙画已经不再是图案简单,色调单一的手工艺品,已成为了品鉴收藏的绘画艺术作品。

烙画艺术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2021年6月10日,国务院公布南阳烙画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市烙画厂为南阳烙画项目保护单位。习总书记2022年5月27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讲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但是由于对于这门优秀的文化遗产,早期的宣传和开发过于单一,导致烙画并未成为广大群众主流的购买及收藏的艺术品。让烙画成为很多人儿时的记忆,或是仅限于听说过,加上传统固化思想,让人们普遍认为传统手工艺品只是简陋粗糙的小作坊做出的单一流水线的东西,对其价值并不了解,使其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
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离去,后继乏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承接人成为当务之急。我们不仅要在相应的高校增设有关方面的专业学科招收此类专业的学生,其中也可包括本科生,代培生,进修生等。也要努力将烙画列入大学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开设有关烙画的课程和活动,从小孩子开始培养他们对烙画的认同感。
同时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实地采风,艺术展览和研学活动,让传承人有尊严,有收入,以此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让烙画重现活力和生机。在保护现有的成果的同时,加大收集更多的遗漏于民间的关于烙画的作品与资料,比如还可以征集一些文稿,当年烙画家具盛行,可以与报社联合出一期,“我与非遗烙画的故事”。即能唤起老南阳人心中的共鸣,又能引起年轻一代的好奇心,让他们对烙画有一个最初的印象,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宣传,同时能够得到一定的关注度,不要让烙画成为一个传说。
烙画还可与旅游发展结合,比如可以和一些旅游区合作把他们的标志性景点烙制在扇面或者葫芦上作为到此一游的一种纪念也是对烙画科学保护重要手段。加大力度宣传的同时,更应扩宽创作思路,兼容并蓄各种优秀画种的特点,推出各种尺寸,规格,题材的作品。既有亲民实用的平价作品,也有个性消费的高端精品,还可烙制一些简单的小物件比如小挂件,小饰品,小书签等作为小礼物随作品赠送或是低价出售,以此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和愉快的购物体验。打造“南阳手作”品牌,振兴南阳传统工艺。
实现烙画保护传承的现代化,生活化,社会化,教育化和网络化。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可以利用微信,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独特优势,丰富传播手段,增强烙画的知名度,美誉度,打造推出一批烙画展示精品出市跨省,提高南阳烙画的影响力,让优秀的烙画绽放“老树新枝花更红”的光彩。


搜索您需要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