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铁为笔 烙出永不褪色的艺术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时间:2021/11/16 17:47:11 次数: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南阳市烙画厂作为烙画(南阳烙画)的保护单位名列其中。近年来,南阳市烙画厂作为南阳烙画的保护单位不断钻研,深入研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烙画艺术的同时,把烙画这一民间美术推上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南阳烙画 艺林一绝

烙画源于西汉,盛于明清,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烙画利用炭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300℃至800℃之间的铁笔烙烫,可以不施任何颜料,用白描手法按照中国画墨分五色的要求,以烙为主或以套色为辅,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勒烘烫作画,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与烙画艺术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南阳烙画最初称南阳烙花,上世纪20年代,南阳烙画产品远销京、津、汴、洛等地,1929年出版发行的《河南新志》将其列为中州特产,而当时的南阳城内作坊已达10余家。1954年,南阳市人民政府将南阳市区的烙画艺人集中起来,成立城镇集体所有制南阳烙花合作社(今南阳市烙画厂前身),艺人们工具得到了革新,合作社产品从烙花筷子、木尺等小件慢慢发展到木板烙、家具烙、宣纸烙、丝绢烙等。1959年,南阳市烙画厂艺人集体创作烙制的《黄河在前进》,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走进人民大会堂河南厅。上世纪60至90年代,南阳烙画为南阳出口创汇主力之一,生产作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世界艺林一绝”。


继承发扬 成功申遗

南阳市烙画厂作为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本地重点文化企业,以生产“艺粹牌”冬青木烙画筷子、木板烙画和丝绢烙画为主。该厂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烙画艺术的同时,致力于把烙画这一民间美术推上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近年来,南阳烙画以其精湛的技术,古朴典雅的风格,独特的艺术魅力,多次获奖。2009年,南阳市烙画厂着手“南阳烙画”申遗工作。经过不懈努力下,2010年11月,南阳烙画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2月,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2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南阳市举办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南阳烙画被筹委会指定为纪念品。
2018年,河南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公布,南阳烙画作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美术样式,且有助于带动就业和当地经济发展,被列入首批河南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2019年7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为加强南阳烙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推动南阳烙画的传承发展,南阳烙画积极申报,经各方努力,多轮筛选,2021年6月,南阳烙画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南阳市烙画厂作为烙画(南阳烙画)的保护单位在文件公布之列。





匠心传承 开拓创新

多年来,南阳市烙画厂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带领传承人深入社区、走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论坛、讲座等传承实践活跃开展,并在深圳等地成立传习基地,形成了“保护传承+校企合作+传习基地”的有效模式,营造了良好传承环境,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与现实生活相融合。
目前,南阳市烙画厂以集中培训传授技艺、相互交流、互鉴互学为传承模式,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特色突出、优势互补、传承有序的保护传承群体,常年不间断从事烙画艺术创作实践。
下一步,南阳市烙画厂将启动南阳烙画历史典籍、文献资料、老作品、老工具、老艺人视频资料等的征集及抢救性记录计划,提升现有传承人整体素质,完成南阳特色文化旅游线路的衔接,建成大中小学研学基地。







搜索您需要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