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献艺庆百年——河南非遗讲述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线上展之五十八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时间:2021/6/18 14:57:17 次数:

作品: 《星火燎原》

作者: 马静徽
材质: 椴木板
党史小课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自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之后,党和红军内部不少人仍然对革命前途表示出悲观情绪。到了1929年年底,这种情绪依然在党和军队内弥漫。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在一部分人当中散发了一份对红军前途究竟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信。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信给予了答复,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信中,毛泽东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由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非遗小课堂
南阳烙画
    南阳烙画亦称烙花,发源并长期传承于河南南阳一带,是中国烙画的代表流派,已有140余年历史,据记载为1877年南阳人赵星三所创,它根据炭化原理,以高温烙具在可炭化材料上勾勒烘烫,呈现自然的淡黄、中黄、棕、黑等变化,达到近似中国画墨分五色的笔墨效果。技法有平烘、撕毛、点皴等,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古色古香、厚重典雅。南阳烙画具有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表达语言,又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具有重要文化价值。
    《星火燎原》创作于2021年,长35厘米,宽50厘米。一双草鞋,一盏小马灯,一支小号,一顶斗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建党初期的艰苦岁月,中间点亮的小马灯也是形容一座闪亮的灯塔来照亮我党的前进方向,马灯的火种虽小却燃成燎原之势,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旗飘遍中国,正是我们党凭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马静徽,女,河南南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系,现就职于南阳市烙画厂,深圳烙画家协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阳烙画项目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南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主要代表作品有《丰年》《使命担当》《乡情》《戏曲人物》《中华祖根》等,擅长对花鸟、人物、动物、风景的烙制,有丰富的绘画经验,对画面表现可粗狂豪放,可细致入微,对不同画面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把控能力,画面中各物体的形态,以及质感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丰年》在第四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创意奖;《戏曲人物》在第十五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暨第五届公益烙画艺术作品展中荣获金奖;《中华祖根》在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工艺美术博览会“飞花奖”评选中获铜奖。

现主要面向河南全省征集相关优秀非遗作品,并将通过线上、线下展览等立体化传播方式向全社会展示及评选。 
欢迎垂询、投稿! 
  联 系 人:王楠楠、李  艳 
联系方式:0371-61179202
投稿邮箱:shengfeiyizhongxin@163.com

搜索您需要的产品